≥↖扒≥↖書≥↖網孤立無援的孤城,是沒有辦法守住的.
這一點,勉強也算是熟讀兵書的李傕心裡很清楚,鍾繇也更加清楚.
也慶幸,天水城並非是那種規則的四方城,而是靠山靠水,根據地勢而建起來的一座古城.所以,這就使得新漢軍到了天水城之後,一直都沒有對天水城進行圍城行動.
當然,對於新漢軍來說,其實也並非是說一定要將天水城內的李傕務必要滅殺在天水城,所以,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團團圍住天水城.只需要攻破天水城的一個城門,使得新漢軍可以殺進城裡去便能奪下天水城,這便已經達到了新漢軍的戰略目的.
所以,這便使得李傕與鍾繇,是可以趁新漢軍沒有整個包圍天水城的便利,率著飛熊軍從城北方向撤離了天水城,直撲城北的河邊,渡河逃逸.
對於李傕的逃逸,劉易已經有所察覺,但是,劉易並沒有命令軍馬追擊.只是待到了天明,命投石機象徵性的向天水城投擲了幾塊石彈,然後迫使天水城內的那泄不知道他們的主子李傕的軍馬打開城門投降.
天水城有數萬軍馬,但是李傕僅只帶走了萬餘人馬,那些都是李傕的精銳親兵,包括了當中僅余的三千餘飛熊軍.所以,當守城軍得知李傕已經逃掉了之後,他們的心理防線瞬間崩潰,沒敢再和新漢軍對抗,棄城投降.
這裡.要說一說飛熊軍.
飛熊軍,是董卓組建的一支精銳之師,當初他就是憑著飛熊軍在西涼橫行無忌.讓西涼的小數部族怯於董卓的這支精兵,所以才會答應歸順董卓,使得董卓在名義上可以一統西涼.
之前所言的董卓的親兵,鐵甲親衛,其實便是飛熊軍.
其軍其實有點似劉易的陌刀營及山林特種部隊的合體.一度稱得上真正的可雄霸天下而無敵的雄獅.
因為董卓組建飛熊軍之時,他的確是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董卓在組建飛熊軍之初,他專門拉攏一些西涼的奇人異士,全由一些有著一面特長的奇人異士所組成.像已經投了劉易的胡車兒.他雖然是張濟的部下,但亦曾被徵調進董卓的飛熊軍當中幹了一段時間.
對於董卓的飛熊軍,胡車兒亦曾向劉易報告過一些情況.當中,一般的飛熊軍幾乎都有數百斤重的力量.可謂真的與新漢軍的陌刀營差不多.另外.還有一部份人精通於山林作戰,極其難纏.
但是,劉易卻不用擔心飛熊軍,因為,真正的飛熊軍其實就只有兩千來人.並且,在董卓出關,進佔洛陽的時候,飛熊軍的核心人物.大部份都已經離開了董卓,並沒有追隨董卓一起到達洛陽.這個.是董卓當年徵募他們之時就談好了的條件.他們,只助董卓平定西涼,不會隨董卓征戰天下.
這個,其實也很好了解,那些奇人異士,都是一些閑雲野鶴一般的存在,他們一般都不會參與大多的世俗紛爭.當中,大多的人都是被董卓用花言巧語說服,又或者是出於某些原因,才能讓他們為董卓效命.並且,當中的許多能人異士,他們並非是漢人,而是一些異民族當中的能人.
異民族的能人,他們大多都會看在自己部族的利益份上,為董卓效命.所以,當董卓從西涼出兵,進佔了洛陽之後,真正的飛熊軍的人,大多都離開了董卓的軍中.
能留在董卓身邊的,只是極少數人.而後來的飛熊軍,是在原來的飛熊軍的基礎上,從軍中抽調精銳組成的.如此一來,所謂的飛熊軍,其實也就是一些特別精銳的一支隊伍罷了.而董卓,又一下子將飛熊軍擴大到上萬人,這就使得其飛熊軍的戰力,其實就是相當於現在新漢軍的精銳差不多.所以,後來的飛熊軍大多都是董卓的鐵甲親衛稱之,極少以飛熊軍命名.
上萬飛熊軍,李傕得其兩三千,這是李傕最後來本錢.
現在,李傕帶了這些人馬逃離了天水城,劉易並不覺得李傕這點軍馬能夠給自己新漢軍帶來太大的威脅,所以,讓其逃離天水城亦沒有什麼.
當然,這亦是夜黑風高,在李傕有準備的逃跑之下,新漢軍就算是追擊,怕亦能追得到李傕,所以,乾脆就不追了.
天水城的百姓,在李傕的治理之下,可謂真的是苦不堪言,而其城的百姓,雖然並沒能與新漢朝的百姓有太多的往來,但是卻也知道新漢朝的種種好處.因此,當被李傕放棄的守城軍馬向新漢軍投降之後,新漢軍開進天水城去之時,城內的百姓似乎都有點高興,夾道歡迎新漢軍進城.
有一個好名聲還真的會有很多的便利.西涼的百姓,因為遭受到的禍亂實在是太多了.整個西涼,軍閥混戰不斷,匪盜縱橫,一般的老實百姓,根本就沒有了活路.這就使得,一般的百姓,他們的心裡,都極端渴望安定.
而新漢朝名聲在外,他們很樂意在新漢朝的統治之下,得享太平.
劉易自然也知道西涼百姓之苦,所以,劉易進城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宣布,天水城的百姓,免銳三年.就這一點,便使得天水城全城起來.,!,對新漢軍的擁戴一下子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對劉易自然是衷心敬服.
嗯,對於天水城的百姓來說,賦稅,是壓迫在他們身上讓他們喘不過氣來的大山.尤其是李傕佔據住天水城的這段時間,可乎月月徵稅日日徵稅,各種各樣的政稅項目.層出不窮,讓天水城的百姓應接不暇,卻又無可奈何.敢怒不敢言